發佈日期:2023-07-27
国内一位最有名的魔术师也是我的老师刘谦把我加入好友,有点受宠若惊,也回个讯给他,认识这位大师是1995年的事了…
上过他心灵魔术、扑克牌魔术』舞台魔术…很多课程,只要是他之前开的魔术课程,我全部都会参加,那时他还没像现在这么火红的时候(在大陆才发现他帮很多厂商代言,连排油烟机都找他咧…),我经常是他魔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
学魔术与变魔术一直都是我的兴趣,只要是在和信有参加过KISS舞厅和大安高工那场尾牙的员工,就应该会记得我的舞台魔术,一场是变出六只鸽子,之后再把鸽子便消失,另一场是把人变消失…
现在在大陆担任讲课的工作已经两个月,感觉老师和魔术师有很多一样的地方:
1. 一个人孤寂的准备: 白天和半夜总是一个人要默默的准备教材,没有人知道中间的努力与付出,有时苦思好几个小时只是为了做一页教学简报,就像魔术师经常练了很久,甚至是几天几夜,只是为了在舞台上能呈现出几秒钟的完美效果… 可是这些都是必经过程,一个好的老师不会因为要熬夜或思考,而放弃了原本想要告诉学生的事情,就像一位优秀的魔术师也不会因为需要苦练,而将原本想呈现给观众的惊奇打些折扣,一个人孤寂的默默准备与练习,都是老师和魔术师必经的过程。
2. 大量金钱与精神付出: 台上一分钟,台下很费工,我在准备产品经理的教学内容时,市面上几乎所有产品经理的书将近二十本全都买下来,也用了很多时间一本一本的将其K完,虽然发觉对课程有帮助的结果只是一小部份,但是当老师就是想追求完美,想要多增加很多内容,这些对老师而言是一种投资,因为也许现在所看的数据这次课程并没有用到,但是也许未来有机会就会派上用场。 这一点和一个喜欢魔术的魔术师真的很像,小学时戴维第一次来台湾表演,我去现场欣赏后就深深喜欢上魔术的魅力,家里大大小小的魔术道具所花的钱已将近六位数,更将一个六坪大的房间堆满了一半,从最早黑帽卖的第一批扑克牌道具(我还是黑帽的第一期会员),到前阵子很多魔术公司出的一些新道具,以前只是喜欢,价格已不是考虑的重点,买完之后回去一练再练,也许这次的演出没有用到,但这些道具总是觉得… 嗯,总有会有用到的一天。
3. 最后的结果总是要在上台时才知道: 一份三天的教学简报大约300页左右,什么内容学生最喜欢,什么内容学生看了会想睡觉,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总是要在台上,配合当时的讲话内容、语调、动作、案例、甚至当时的教时气氛,老师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教学,有时我觉得投资很多天作的内容,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像是中国电信市场分析),有时只是十分钟完成的简报(像是销售话术),学生却在课后问卷调查上写最喜欢这个部份,一切的结果,都是要上台『讲』了之后才知道。 一个完美的魔术演出大约十几分钟,但到底是那个步骤是观众最喜欢的效果,往往是站在台上时,看到底下观众的反应,或是事后观众的回馈,才知道哪里是好是坏,没有一定投资很多时间就是好的效果,就像扑克牌单手开扇,是很困难的手法,但有时观众反而喜欢看魔术师射牌,或是干脆用道具来个长距离瀑布洗牌,这些都要看这个魔术的整体搭配效果,当时的灯光、音乐、魔术师的整体动作与现场的气氛…而决定,台下观众的喜好与反应,并不是能百分之一百的掌握,一切的结果,都是要上台『变』了之后才知道。
4. 要有市场才能发挥: 有些很好的老师,也许教的内容已不符合市场需求,在生活中仍是要辛苦的到处承接案子与推广课程,也有些很好的老师,因为所学与所教的正是市场最热门的知识,不用到处推广已应接不暇分身乏术,这一点就像产品一样,老师要迎合市场潮流,而且要持续的往未来的趋势方向自我成长,这样对所谓在社会上打滚于企业讲课的讲师,不能说生活会过得很优渥,但至少会有一定收入与生活水平,担任专职企业讲师已两个月,我更深深的发现,市场与趋势决定了老师的发挥空间与收入。 前面所讲的也有些像台湾魔术师的职场生态,在台湾全职魔术师保守估计至少有30人以上,我有一个认识十几年的魔术师朋友,出道很早,曾经在很多游乐场火红的演出,也都是以大型道具为主,但我遇到他的每一次,嗯,都必须挡点郎借他,因为和他很熟了,他欠的钱我也没再向他要了… 因为台湾的市场在改变,去游乐区已不是唯一欣赏魔术的管道,随着网络的普及,视讯传播的多元,有些大道具只要一拿出来,观众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很多事情甚至细节,也很难再创造惊奇,这无关对错,而是市场与趋势的改变,魔术师必须求新求变,用各种管道创造出知名度,带给观众更多惊奇与感动,才能找到市场与演出的舞台,让自己的魔术专长有所发挥,毕竟做自己所喜爱的事情事一件快乐的事,当老师也是,但是还是必须要迎合市场与趋势的需求。
5. 台下的人决定成败: 我从17岁开始教计算机(那时是倚天中文,我教莎士比亚和达文西,当时根本还没Windows操作系统),就已经深深知道一个好的老师,不是在于懂多少与多会讲,如果舌粲莲花但学生并没有达到学习效果与学习目标,甚至听的时候很爽,回去的时候没能将所学用于工作或生活上,这个老师只能勉强算是位表演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让学生学到知识,不能算是一个及格的老师,这个老师到底是属于什么等级,不是在于自身的知识与表达,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下的人决定成败,学生的成长是决定老师的功力的唯一指标。
这跟魔术师几乎是一模一样,一个好的魔术师,不是在于你会用多少复杂困难的手法,或是搬上多昂贵的道具,有时大道具的效果还不如用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用品搬上舞台,我看过很多台湾魔术师表演绳子的魔术,罗宾、刘谦、陈冠霖……这些人的在舞台上表演绳子魔术台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相信对于台下观众的娱乐效果,并不会逊色给一些大道具,好的魔术师在于如何有效的将很多魔术完整精准的掌控且贯穿整个演出,『魔术师与演出魔术的好坏,不是在于自己投资多少时间、金钱与努力,这些只是必备条件与必经过程;而是在于台下观众看到魔术时的感觉』,好的魔术会让你一辈子永远难忘,台下的人决定成败,台下观众看到魔术时,头脑、心理与情感的反应,是决定魔术师与这场魔术表演是否成功的唯一指标。
写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告诉我自己,每个行业都有其辛苦与快乐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夜阑人静时默默的K书找资料、准备大纲与教材,都是必经的过程,『台上完美的呈现,台下观众达到很好的效果与很大的收获』,是每一位老师与魔术师追求的目标!
这张相片是我2008/9/27与国际心灵魔术大师Max Maven学心灵魔术时合照,他也是我和刘谦的共同魔术老师